中式点心---中包

2025-10-29 12:14:42

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式面点中的“包子”。


“中包”在这个语境下,通常理解为一类中等大小、包馅、经过发酵的圆形包子。它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、最经典的主食点心之一。


下面为您全面解析“中包”的制作工艺、种类和成功秘诀。


一、 中包的特点


· 大小:介于小笼包和大包子之间,单个重量大约在50-80克。

· 面皮:使用发酵面团,成品松软、富有弹性。

· 外形:通常是圆形,顶部有收口的褶子,收口朝上或朝下均可。

· 馅料:可荤可素,种类极其丰富。

· 烹饪方式:以蒸制为主,这也是最能体现其松软口感的做法。


二、 中包的基本制作流程


1. 和面与发酵


这是包子松软的关键。


· 面团配方(家庭基础版):

  · 中筋面粉:500克

  · 温水:约250-270克(水温35-40℃,不烫手为宜)

  · 酵母:5克

  · 白糖:10-15克(帮助发酵,并带来微甜口感)

  · 猪油/食用油:10克(可选,让面皮更洁白光亮)

· 步骤:

  1. 酵母和白糖溶于温水中,静置5分钟激活酵母。

  2. 将酵母水慢慢倒入面粉中,边倒边搅拌,形成絮状。

  3. 揉成光滑的面团(做到“三光”:面光、手光、盆光)。

  4. 盖上湿布或保鲜膜,放在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(时间约1-1.5小时,视温度而定)。


2. 准备馅料


在面团发酵的同时准备馅料。以下是两种经典馅料的做法:


· 鲜肉馅:

  · 食材:猪前腿肉(三分肥七分瘦)300克、姜末、葱末、生抽、老抽、蚝油、白糖、白胡椒粉、香油、少量清水或高汤。

  · 做法:猪肉剁成肉糜,加入所有调料,朝一个方向用力搅拌,直至肉馅上劲、黏稠。分次加入少量清水,让肉馅吸收水分,这样蒸出来的馅料才会鲜嫩多汁。

· 豆沙馅:

  · 可以购买现成的,也可以自制:将红豆煮烂,用料理机打成泥,加糖和油炒干即可。


3. 包制与整形


这是体现手艺的步骤。


1. 排气:发酵好的面团取出,在案板上揉搓,排出内部气泡。

2. 下剂:将面团搓成长条,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(约35-40克一个)。

3. 擀皮:将剂子压扁,擀成中间厚、边缘薄的圆皮。

4. 包馅:取一张皮,放入足量的馅料(约20-30克)。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馅料,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沿着面皮边缘捏褶子,最后在顶部收口。


4. 二次醒发


这是保证包子皮松软的关键一步,绝对不能省略!


· 将包好的包子生坯放入蒸笼,彼此留出空隙。

· 盖上盖子,在温暖处静置15-20分钟。

· 你会看到包子体积明显变大,拿在手里有轻盈的感觉。


5. 蒸制


1. 锅中加水烧开,将二次醒发好的包子生坯上锅。

2. 保持大火,蒸12-15分钟(时间根据包子大小调整)。

3. 关火后,不要立即开盖! 焖3-5分钟再打开。这样可以防止包子因温差骤变而回缩塌陷。


三、 经典中包种类


种类 特点 馅料

鲜肉大包 最经典,馅料咸鲜多汁 猪肉糜、葱花、姜末

酱肉包 口感更浓郁,肉粒有嚼劲 切成小丁的猪肉,用甜面酱或黄豆酱炒制

豆沙包 香甜软糯,经典甜口 红豆沙

奶黄包 口感顺滑,奶香浓郁 鸡蛋、牛奶、黄油、糖、吉士粉制成的奶黄馅

香菇青菜包 清新爽口,素食首选 上海青(或油菜)、香菇、豆干

三丁包 淮扬名点,口感丰富 鸡丁、肉丁、笋丁


四、 成功秘诀与小贴士


· 发酵是关键:发酵不足则不松软,发酵过度则发酸。判断标准:面团戳洞不回缩,内部呈蜂窝状。

· 皮要擀好:“中间厚,边缘薄”可以保证包子底部不破皮,顶部褶子处也不至于过厚。

· 二次醒发不能省:这是包子皮是否蓬松的决胜步骤。

· 冷水上锅还是热水上锅:对于充分二次醒发的包子,可以热水上锅。如果不确定醒发是否到位,更稳妥的方法是冷水上锅,让水慢慢加热的过程成为二次醒发的延续。

· 关火后要焖:防止包子塌陷回缩。


希望这份详细的“中包”指南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制作这道经典的中式面点!无论是早餐还是茶点,一个松软可口的包子总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。

还能输入140
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!
|

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

活动

1/3

话题...

返回顶部